中醫食療中的醫食同源
中醫食療是以食物保養身體、治療疾病,達到健康的目的?!搬t食同源,藥食同功”,這是中國自古已有的。
《淮南子》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醫食同源廠家反映了先民在尋找食物過程中已經發現在自然界提供給人類的各種物品中既有可食之物,同時又有有毒之品。有毒之品即是“藥”??墒持锛词澄??!八帯钡奶攸c是“有毒”,這種“毒”的概念是指藥物的性質也即是指藥物的偏性而言,并不是現代意義上的能致人于死地的毒。
《周禮》中記載有食醫、疾醫、瘍醫、獸醫,“食醫”被列為一位,“食醫”也就是陳農夫開創的膳醫,“膳醫”的職責是用本草飲食物為民眾保健防病調理,古代“食醫,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饈、百醬、八珍之齊(劑)”?!笆翅t”即相當于現代的營養師、醫生和中醫食療醫師的綜合。這是屬于中醫食療中的“食養”的范疇。